巴黎聖母院不僅是著名的大教堂,同時也是巴黎的指標性哥德式的建築。巴黎聖母院外觀方正,莊嚴肅穆,正面有三座大拱門,左為聖母門,右為聖安娜門,中為最後的審判,門上雕刻精美,令人讚歎!
遊客可登上主側翼交會處的高塔,欣賞塞納河的風光,但嬰兒車不可上樓也無電梯於是我們此次無緣登頂 。這裡每周日晚上風琴演奏唷~
巴黎聖母院是一座典型的哥德式教堂。它建造全部採用石材,其特點是高聳挺拔,輝煌壯麗,整個建築莊嚴和諧。雨果在《巴黎聖母院》比喻它為“石頭的交響樂”。站在塞納河畔,遠眺高高矗立的聖母院,巨大的門四周佈滿了雕像,一層接著一層,石像越往裡層越小。巴黎聖母院的主立面是世界上哥特式建築中最美妙、最和諧的,水準與豎直的比例近乎黃金比1:0.618,立柱和裝飾帶把立面分為9塊小的黃金比矩形,十分和諧勻稱。後世的許多基督教堂都模仿了它的樣子。
聖母院平面呈橫翼較短的十字形, 坐東朝西,正面風格獨特,結構嚴謹,看上去十分雄偉莊嚴。巴黎聖母院正面高69米,被三條橫向裝飾帶劃分三層:底層有3個桃形門洞,門上於中世紀完成的塑像和雕刻品大多被修整過。
拱門上方為眾王廊(Galerie des Rois),陳列舊約時期28位君王的雕像。這些雕像都是重建過的,原來的雕像在1793年法國大革命時被誤認為是法國君王,於是被破壞拆除,到了1977年才被找到,現藏于克呂尼博物館(Musee de Cluny)。後來,雕像又重新被覆刻並放回原位。
巴黎聖母院之所以聞名於世,主要是因為它是歐洲建築史上一個劃時代的標誌。在它之前,教堂建築大多數笨重粗俗,使人感到壓抑。巴黎聖母院衝破了舊的束縛,創造一種全新的輕巧的骨架券,這種結構使拱頂變輕了,空間升高了,光線充足了。這種獨特的建築風格很快在歐洲傳播開來。
左為聖母門,右為聖安娜門,中為最後的審判 。
長廊上面第二層兩側為兩個巨大的石質中欞窗子,中間是玫瑰玻璃窗 ,這富麗堂皇的彩色玻璃刻畫著一個個的聖經故事若有進去不彷駐足欣賞,以前的神職人員借由這些圖像來做傳道之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巴黎人很怕德國人把它搶走,所以拆下來藏起來了。
第三層是一排細長的雕花拱形石欄杆,在這裡的設計中,瓦雷裡·勒·迪克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想像力,他在那些石欄杆上,塑造了一個由眾多精靈組成的虛幻世界,還有一些精靈如鳥狀,但又帶著奇怪的翅膀,出現在教堂頂端的各個角落裡。它們或在尖頂後面,或在欄杆邊緣,若隱若現,它們這些石雕的小精靈們幾百年來一直就這樣靜靜地蹲在這裡裡,思索它們腳下那群巴黎人們的命運。
聖母院前方還放了這高台供遊客取景,但也因這高台我無法拍攝全景呀,因為我沒有退路~
從高塔拍出來的照片頂多就是這樣囉~旁邊或下面會被卡到。
彩繪玫瑰窗外觀
等把拔的時候在外面拍個照,順便餵奶~
By the way 這裡都是尿騷味,我們拍完照之後跑去旁邊草地地方喝ㄋㄟㄋㄟ
到了下午排隊人朝開始多了起來,但聽說春夏秋等旺季人潮更多,這只是小case。
建築邊的石像鬼。 (小精靈小怪獸們)
哥德式建築必備-尖塔,這是聖母院後面唷~整棟建築好大好氣派壓。(還用說,蓋了兩個世紀還不大嗎)
聖母院前~青銅騎士雕像
無緣登頂看到怪獸本人,我們買張明信片睹物思人好了。
話說這怪獸哀傷中帶點俏皮,還吐舌裝可愛。
聖母院旁好多紀念品店家,買不回來咱們把它拍回來好唄~
Bye Bye聖母院,我們將繼續往左岸前進囉~
此時此刻天空飄起綿綿細雨,我們今兒個恰巧沒帶傘(在唯一下雨又下雪的一天沒帶傘是想逼死誰呀,還好巴黎人好像也不喜撐傘,所以路上的落湯雞不只我們), 先去覓食找東西吃好了,我們後來在一間Subway等半天才有座位,我在這裡要真誠地呼籲大家,左岸小巷子裡有好多美食,價錢也頗公道,大家不要再去擠蝦米Subway或麥當勞拉,趁到左岸時好好享受一下平價美食吧!
下篇將介紹聖米歇爾站到聖日耳曼站的散步地圖囉。
留言列表